他,手握俄羅斯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公司,富可敵國頗有一方勢力;
他豪擲千金,買下瀕臨倒閉的英超切爾西球隊,扭虧為盈成為切爾西王朝的靈魂人物;
他也是俄羅斯眾寡頭中最豪橫的一位,出身寒門卻相繼成為兩國首富,在普京與寡頭們的生死較量中成為唯一的獨善其身者;
他的評價兩極分化,有人視他如神靈,也有人說他大發國難財,是最邪惡的猶太人;
而他便是寡頭中最有名,也是最具有爭議的羅曼.阿布拉莫維奇。
蘇聯時間的1966年, 新生兒小阿布出生在俄羅斯伏爾加河畔一個猶太貧困家庭。
沒有傳說中大人物降臨的祥云高掛,金龍蔽日等吉兆,所有人不過覺得貧困家庭中又添了一張吃飯的嘴而已。
而相比其他寡頭出身中產的童年命運,小阿布無疑是最坎坷的。
一歲時,他的母親懷上了第二個孩子,但苦于生活的壓力,只能將腹中的胎兒打掉,卻不幸地死在了流產的手術臺上。
三歲時,他的父親也在一次意外中早早地離開了自己。至此,小阿布成為了失去雙親的孤兒。
孤身的阿布只能寄身于叔父家中。所幸叔父當時擁有一定的社會地位,是前蘇聯一個石油工廠的負責人,且視他為己出,因此阿布很早就受到了啟蒙與熏陶。
中學畢業后的阿布沒能考上大學,同時因為猶太人的緣故,很大方面也限制了阿布的升學之路,無奈只能回到老家一所工業學校進行學習。
兩年后,阿布參軍開始了自己的軍旅生涯,部隊生活給阿布帶來了很大的變化。
在這里,他更善于交際且左右逢源。當時在戰斗民族的軍隊里矛盾摩擦時常發生,而他能保持良好的交際,并廣結善緣,為以后的從商之路埋下人脈基礎,也可見其情商之高。
1986年退伍之后的阿布沒有再繼續進行學業。這時的他已經能感覺到,蘇聯甚至整個世界,即將發生一些前所未有的變化。
上世紀80年代末,戈爾巴喬夫在大廈將傾的蘇聯實行了開放經濟的改革,這個搖搖欲墜的時代讓大部分人心生恐慌,但也讓小部分人的野心開始膨脹起來。
最開始阿布與空姐女友一起走私香煙和香水,到蘇聯解體的90年代初,他又先后開了數十家公司,這些公司有的虧損,有的盈利,但這段經歷卻為他積攢了人脈也沉淀了經驗。
商場上小試牛刀不僅給阿布帶來了一筆不錯的收入,也讓他的野心和格局日益膨脹與壯大。
蘇聯解體后俄羅斯的首任總統葉利欽推舉“休克療法”,主張從計劃經濟時代迅速過渡到市場經濟,以此過上西方人那種沙灘度假、燈紅酒綠的美好生活。
然而,經濟自由化、私有化沒有使國民的苦難生活得到好轉,卻讓商人的發財夢在政策漏洞的支持下變得壯大起來。
或許當時的阿布想不到自己的生活會和總統大人葉利欽有什么交集,擁有獨特目光的他在石油買賣上打起了主意,他意識到想要出人頭地,這是他必須要走的路。
做石油生意需要扎實的資金做基礎,這是當時的阿布并不具備的。
不過,他堅信富貴險中求,于是他在1992年與人勾結竊取了煉油廠400萬盧布的柴油作為自己進入石油市場的啟動資金。
雖然在此之后阿布的資金來源也曾被多方質疑,俄羅斯最高檢也對其進行了調查,但當時負責調查的檢察長因丑聞被迫離職,阿布又利用自己在部隊時結交的人脈關系,最后此事不了了之。
這筆資金成為了一把萬能鑰匙,打開了阿布通往石油買賣和人生巔峰的大門。
1995年,阿布在一次酒會上,經朋友介紹,解鎖了生命中頭號的貴人——別列佐夫斯基,當時俄羅斯叱咤風云的商業寡頭,也是葉利欽政府的幕僚之一。
他們有著太多的共通之處:同為猶太人,同樣擁有精明的商業頭腦,在生意上有著不謀而合的決策與規劃。
因為別列佐夫斯基對阿布“小弟式”的喜愛,阿布得以接觸到這個國家最核心的利益圈--政商結合,雙方守望相助,各自強大。
1996年葉利欽面臨連任選舉,而想要戰勝他的對手就需要大量的資金注入。
葉利欽以國有資源低價出售作為交換,與俄羅斯的寡頭們形成了一場交易。
寡頭們在政府的許可下以低價竊取國家財產,同時,他們奉上政治資金和人脈勢力,力保葉利欽連任。
而阿布和別列佐夫斯基也在這個混亂的時機中,以2億美元的極低的價格收購了俄羅斯國有的石油公司——西伯利亞石油公司。而當時西伯利亞石油公司的市場估值高達250億美元!
至此,在大部分俄羅斯人食不果腹的時代,阿布在時代的潮流中,成為了俄羅斯石油行業舉足輕重的人物。
阿布和別列佐夫斯基
隱形的“防彈衣”1999年12月31日晚,千禧年的前夜,俄羅斯總統葉利欽突然宣布辭職,時任總理的普京依憲法出任代總統,2000年3月27日,普京正式當選俄羅斯聯邦第三任總統。
俄羅斯的政治與經濟格局,也從那一天開始,有了不一樣的風貌和決策。
在葉利欽主管俄羅斯的時代里,寡頭們利用私有制吃成了大胖子,嘗到甜頭的巨富們也愿意擁護葉利欽的政治地位,他們意識到,自己的資本力量,依附于政治,也可以干預政治,甚至成為幕后的執政者。
普京能在總統大選中輕松取勝,也是因為寡頭認為,沒什么根基的普京很好操控,并不會對他們造成什么威脅,卻不知道普京在他們以后的生活中,會成為噩夢一樣的存在。
不同于其他寡頭對普京的不屑,從最開始,阿布便表露出支持普京的態度,因為他看到了墻上面普京的宣傳標語:“我會粉碎金融寡頭們,將資產重歸國家控制?!?/strong>
普京也很快兌現了他的諾言,以最強硬的攻擊之勢瓦解了資本家聯盟,眾多寡頭被流放,判刑或客死他鄉。
而阿布率先響應普京的口號,終止了西伯利亞石油公司與普京反對派支持者霍多爾科夫斯基的合作,并向普京的黨派注入資金。
另外,阿布砸錢成為了楚科奇自治區的行政長官,并且投錢建造了多家電影院,超市,賓館,他在楚科奇自治區的所作所為甚至得到了普京的好評。
2008年,阿布申請獲得以色列國籍,種種動作表明自己與俄羅斯的政治領域漸行漸遠,也讓他和普京之間產生了某種心領神會的默契。
在2003年以前,聽過阿布名字的人很少;但當他收購了切爾西球隊后,整個足壇都沸騰了,他的名字也在足壇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在楚科奇自治區任州長時,阿布就喜歡看足球比賽,并且他夢想能有屬于自己的球隊。
土豪的夢想總是輕而易舉地實現,買支球隊玩玩也是巨富們消遣的日常。
2003年的英超球隊切爾西面臨倒閉,阿布將自己毒辣的目光鎖定在了這支瀕臨解散的球隊身上。最終他以1.3億英鎊的價格收購了切爾西,隨即投入了2億英鎊為球隊還清債務和購買球員。
切爾西也因為阿布的加入,從英超最困窘的球隊一躍成為最豪橫最任性的隊伍。
而阿布就像是切爾西的福星,在被收購后的歲月里,切爾西贏得了英超冠軍和歐冠冠軍。
阿布也成為了切爾西乃至足球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俄羅斯人對阿布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有人贊他懂得分寸知曉進退;也有人諷刺他是發國難財的奸商,也有人對他帥氣又多金的形象狂熱追捧。
但是從客觀的角度評價阿布,他確實是一個很會把握時機和自己內心的人。
識時務者為俊杰,阿布很能順應政治經濟的走向,并在變化莫測的環境中始終保全自己。
即便在必要的時候需要舍去自己的所得,也會權衡利弊,知道如何把握。
每個時代都會有留下時代印記的人,他們擁有自身特有的災難與機遇,有人或許能抓住機遇將自己推向下一個時代,有人或許因為自己的欲望與不甘將自己卷入災難就此終結。
機遇是發動機,欲望是控制轉向的把手,掌握好了可以駛向光明的路,而一著不慎也會墮入萬丈深淵。